您的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减肥必须少吃主食?这6个误区,还有很多人不知道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7-05 21:39:00    

本文转自【央视一套】

谈及控糖,很多人脑海中闪现的第一个念头往往是“少吃甜的”。控糖能减肥、美容、预防慢性病?控糖需要控制饮食中的碳水吗?往下看,一起了解↓

控糖,控的是什么糖?

我们常说的控糖,并不是要控所有糖。根据来源不同,糖大致可以分为天然糖和添加糖两类。

天然糖:存在于新鲜水果、蔬菜及奶制品中,它们伴随着丰富的维生素、矿物质等营养成分,适量摄入对身体有益。比如,苹果里的果糖、牛奶中的乳糖。

添加糖:食品加工时额外加入的糖(如白砂糖、果葡糖浆、蜂蜜等),只提供热量,无其他营养。像饮料、蛋糕、饼干这些食物里,都添加了不少精制糖。

实际上,添加糖才是控糖的重点对象。世界卫生组织建议,应该将每日糖分摄取量控制在总摄取量的10%以下(大约50克),最好控制在5%(大约25克)。《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22)》也提出,成年人需要控制添加糖的摄入,每天不超过50克,最好控制在25克以下。

控糖需要控制饮食中的碳水吗?

很多人认为控糖就要戒掉碳水化合物,从而拒绝主食,这是一种误解。

碳水化合物是人体必要的营养素,不建议过度控制,更不能完全戒断。作为人体基础的能量来源,碳水化合物可以为人体提供能量,维持血糖稳定,还参与细胞结构组成,参与人体消化代谢等多种生理功能。适量摄入碳水化合物有助于维持身体健康。

《中国居民平衡膳食宝塔(2022)》显示,谷类为主是平衡膳食模式的重要特征,膳食宝塔最基础的“底座”也是各种谷类薯类食物。目前科学研究认为,正常人的膳食中,碳水化合物提供的能量应占总能量的50%~65%。

目前,我们吃碳水的问题是精制碳水过多,比如精制的白馒头、面条、油饼等食物。精制碳水损失了大量营养,升血糖速度也很快,多吃对健康非常不利。

我们要做的是改善摄入的碳水种类,提升碳水质量,多吃粗杂粮、全谷物。我国膳食指南建议成年人每人每天摄入谷类200~300克(其中包含全谷物和杂豆类50~150克),薯类50~100克。

此外,调整进餐顺序也能达到控糖效果。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按照蔬菜—肉类—主食的顺序进餐,有利于糖尿病患者短期和长期血糖控制。如何通过饮食科学控糖?戳视频,听专家解答↓

控糖不是戒糖这6个误区要了解

误区1:控糖就完全不能吃糖

人体需要糖作为能量来源,特别是大脑,完全不摄入糖几乎不可能,也是不健康的。只要注意合理膳食、吃动平衡,并不是完全不能吃糖。

误区2:吃糖一定会导致糖尿病

吃糖本身并不会直接导致糖尿病。糖尿病是一种代谢疾病,发病机制非常复杂,与遗传、环境、生活方式和饮食习惯等因素相关。不过,吃糖过多可能导致肥胖,进而升高发病风险。而且,对于已经患有糖尿病的人来说,吃糖会使血糖快速升高,不利于血糖控制。

误区3:控糖最重要

从重要性和紧迫性来看,控盐>控油>控糖,人们往往过度关注控糖,却忽略了控盐和控油的重要性。

中国人盐摄入量是全球最高的国家之一,我国居民平均每人盐的摄入量为9.3克/天,是推荐量的近两倍。中国居民平均每人烹调油摄入量为43.2克/天,超过推荐量近三分之一,而且脂肪的能量密度高,每克脂肪提供9千卡热量,是同等重量碳水化合物的2.25倍。

而根据《中国城市居民糖摄入水平及其风险评估》结果,我国城市居民平均每天摄入9.1克糖,并未超过推荐量。

误区4:减肥就要控糖、断糖

长胖的根本原因是吃进去的热量超过身体消耗的热量。糖是能量来源的一种形式,适当吃糖的同时控制好总热量摄入,并且保持足够的运动量来消耗热量,就不会长胖。减肥人群如果只控糖,却不控制脂肪等其他能量来源,同样会长胖。

误区5:无糖食品随便吃

根据国标的规定,每100克或100毫升食品中,糖含量≤0.5克,就是无糖食品。

无糖食品(如无糖饼干、无糖月饼、无糖薯片等)虽然糖含量很低或无糖,但依然有其他能量,如含有大量碳水、脂肪,摄入后也会导致血糖飙升,多吃仍会长胖。有些无糖食品还可能缺乏人体所需的维生素、矿物质等营养,或含有较高的脂肪、盐分以改善口感,这也对健康不利。

饮食健康的关键是合理搭配,做到食物多样、均衡营养。购买食品时也要注意看营养成分表中的配料和营养成分,根据自身情况选择合适的食品。

误区6:控糖“包治百病”

许多人认为控糖能减肥、美容、抗衰老……似乎控糖就能“包治百病”。实际上,糖是人体重要的营养物质,正常摄入并不会导致疾病,控糖也不会有美容、抗衰老等神奇作用。

来源:央视一套微信公众号综合《生活圈》、央视新闻客户端

相关文章:

减肥必须少吃主食?这6个误区,还有很多人不知道07-05

【入门】预制菜膳食工程师:一个等待“转正”的微专业07-02

查出这6种病别害怕 跟着专家科学去体检06-22

如何缓解“春困”?医生“支招”04-17

吃香蕉反而会加重便秘?这些水果才是真正的“便秘克星”→04-17

知名演员张凌赫推荐粉丝使用碳水循环减肥法 医生:不建议长期使用04-10

警惕!这3种网红减肥法,国家卫健委不推荐04-08

体重管理就是减肥?网上的减肥方法靠谱吗?专业解答→04-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