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无锡疾控】
炎炎夏日
水、咖啡、可乐、果汁、奶茶
有时喝不完
会随手放到桌子上、塞进冰箱里
隔段时间拿起来
大家或许会有相同的嘀咕
开封过的饮料还能喝吗
多久后就不能喝了?

害,你是不是想说
没变味就能喝!
看着没毛病呀
喝!
答案公布
以上饮料全部容易在开盖后滋生微生物!
男子豪饮半瓶隔夜可乐后,引发急性肠胃炎,送医院急诊抢救。好家伙,快乐肥宅水变催命连环扣。他在喝完不到半个小时,就腹痛难忍、恶心想吐。据医生判断,可能是这瓶隔夜可乐中的大量细菌,引发了急性细菌感染、电解质紊乱和酸中毒。

图源:上观新闻
这样大的杀伤力
超乎想象
开盖饮品,就是细菌培养皿
国内外不少研究,都检测过开封后的饮品直接对嘴喝后,微生物的污染情况。实验设计也都大同小异,将饮料分过两组,喝过的,和没喝过的(仅开封)。
实验的第一组,没喝过的“倒一半组”。
研究人员把饮料打开,倒出来一半,再拧好盖子放在常温环境里。然后在第1天、第3天、第6天、第14天,分别测定饮料中微生物的种类和数量。结果发现,多数饮料中都发现了微生物,最令人吃惊的是,矿泉水和茶饮料中也检出了微生物!
实验的第二组,“喝一半组”。
这回研究人员让志愿者打开饮料、嘴对着瓶口喝掉一半,再拧上盖子放置在常温中,并用同样的方式测定微生物。结果和“倒一半组”相比,“喝一半组”饮料更容易检出微生物,而且微生物的种类和数量都明显变多。

*倒一半组每种饮料的样本量为20
**喝一半组每种饮料的样本量为22
“喝一半组”中微生物检出率最高的几种饮料,依次是奶茶、混合茶、牛奶咖啡/乌龙茶、矿泉水、番茄汁/绿茶。

为什么“对嘴喝”的饮料会比“倒出喝”的污染更严重?
这可能是因为,我们直接饮用瓶装饮料的行为本身,就是让剩余饮料污染风险飙升,并使其成为微生物乃至潜在致病菌温床的关键。当人直接用嘴接触瓶口饮用时,口腔和唾液中的细菌微生物会不可避免地回流入瓶中,污染剩余的饮料。
更别说塑料瓶本身环境(尤其是瓶口螺纹处)可能难以彻底清洁,容易藏匿微生物,成为持续污染源。
含糖饮料,更招菌!
普通瓶装饮料还算好的,未开封的保质期至少按月算。更危险的其实是现做现出的“小糖水”,首席代表——奶茶。这不,秋天的第一杯奶茶,第一批受害者已经出现了……

微生物也是生物,也喜欢大吃大喝!相比用香精色素调制的饮料,加了果汁、糖、牛奶、椰奶等原料的饮料富含各种营养,更是细菌、霉菌等微生物成家立业、生儿育女的理想场所。即便是不开封的奶茶,放置2小时后,细菌总数也可能飙升!
“小糖水”本身含有的糖分,就是酵母菌和某些霉菌的理想培养基。如果开瓶后还存放在温暖的环境里(室温或车内),微生物就像在开Party,繁殖更快更凶猛。
补充冷知识:
营养含量高低,和滋生微生物的风险及速度没啥必然关系。换句话说,低糖饮料中的微生物,不一定长得比高糖饮料中慢,毕竟微生物个头那么小,给一点点糖就足够吃饱了!
这也就是为什么矿泉水放久了也会长微生物。这是因为矿泉水中依然有少量的可溶性固形物、有机物质和碳酸盐,对于一些微生物来说,已经足够吃喝和繁殖啦。
记住以下5个防蹿tips
尽量将饮料倒入干净的杯子中饮用,尤其大瓶饮料,不要对瓶吹。
对嘴喝过的饮料,要在1~2小时内喝完,尤其是现做的奶茶,更要1小时以内,材料越复杂越要速速炫。
实在没法儿立即喝完,密封冷藏好,但冷藏时间也别超过12小时(毕竟冷藏只能减缓微生物生长,不能完全阻止)。
喝完后要是出现腹痛、水样便,立即就医,警惕细菌性休克。
来源:丁香生活研究、果壳、科普中国
声明:此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来源错误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权益,您可通过邮箱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邮箱地址:jpbl@jp.jiupainews.com
相关文章:
隔夜饮料变毒药?注意:这一口真得省!08-20
冰箱保鲜?小心“漏网之菌”!08-11
“无菌蛋”真的无菌吗07-17
注意!这四种东西放冰箱,可能会“爆”06-24
永辉超市,被检出抗生素超标06-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