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新闻广播特别策划《入门》,今天带您认识一个熟悉又“特殊”的专业方向——“预制菜膳食工程师”。它不在国家本科专业目录,而是扬州大学开设的“微专业”,面向校内烹饪相关本科专业的大二大三生招生。什么是“微专业”?这个瞄准预制菜产业风口的小课程,又能给学生和行业带来什么?一起来了解。

“微专业”这个概念,对许多人来说还比较新鲜。它最大的特点就是“小而精”——围绕经济社会热点领域,通过几门核心课程,让学生在较短时间内集中掌握关键技能,快速对接行业需求。这种源于在线教育的模式,如今已在不少江苏高校落地生根。
2023年,“预制菜”首次被写入中央一号文件,产业迎来风口。但预制菜研发绝非易事,涉及食品化学、物理变化、口感还原、冷冻特性等多重因素。研发人员需兼具烹饪技艺与食品工程知识。现实却是:厨师懂烹饪未必懂工艺,食品工程师懂工艺未必精烹饪——人才断层制约着行业发展。瞄准这一痛点,扬州大学旅游烹饪学院于2023年春学期开设全国首个“预制菜膳食工程师”微专业,面向烹饪相关专业大二、大三学生招生。学生需在1-2年内修完课程并通过考试。
“我们的课程设置很实用,像‘中央厨房设计与管理’‘膳食营养与安全’,让我们系统了解中央厨房的构造、运作流程以及风淋房等设备的使用。老师强调,想进入这个领域,光懂预制菜知识不够,还必须掌握CAD制图、机械制图等理科技能,这样才能真正拓宽未来的职业路径。”作为该微专业的第二届学生,黄骏龙向记者分享了他的学习感受。

扬州大学旅游烹饪学院本身就颇具特色——它是全国最早且唯二开设烹饪本科专业的高校之一。这种在“双非”高校中聚焦特色、开设相对稀缺专业的做法,正成为一种差异化发展策略,旨在让学生凭借“物以稀为贵”的优势,在就业市场更具竞争力。
作为教育领域的新探索,微专业的证书社会认可度尚需时间检验。它会被质疑是传统专业的“瘦身版”、职业培训的“翻版”,或是追热点的“速成班”吗?对此,扬州大学旅游烹饪学院副院长孟祥忍教授指出了微专业的核心价值——灵活性。“传统本科专业体系成熟,但转型往往较慢,难以快速响应产业剧变。微专业恰恰提供了契机:它能迅速提炼行业核心需求,凝练成5-6门核心课程进行强化训练。目前预制菜产业中,如中央厨房、工业化菜肴食品厂蓬勃发展,但急需既懂烹饪又懂食品工程与相关技术的复合型人才支撑。如果未来产业需求持续扩大、发展成熟,这个‘微专业’完全有可能升级为正式的本科专业。”

“预制菜膳食工程师”这个微专业,能否在产业土壤中生根发芽,最终“转正”成为目录内的专业,还需要时间和实践的检验。但它的出现本身,就是高等教育积极拥抱变化、尝试解决“人才适配”问题的一次生动实践。它提醒我们,教育的形态,或许也可以像它所服务的产业一样,更加敏捷、多元。
记者 | 江苏广电总台荔枝新闻中心 刘正则
编辑 |许婷
相关文章:
组团“应援”大学生创新创业!省律协招募组建16个法律服务志愿团07-03
【入门】预制菜膳食工程师:一个等待“转正”的微专业07-02
2025吉网高校招生零距离|吉林农业大学多维度创新培养体系助力学子逐梦农业未来07-02
从看见到看懂 机器人之“眼”看世界07-01
“新特产”成为昆明乡村振兴新引擎06-29
一根铝材撬动了一座城06-21
天津中药传承创新转化公共服务平台启动运行06-20
昆明构建特色现代化产业体系06-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