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基层“表患”何解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5-20 07:03:00    

身份证号有6种填报要求,有的地方一年要报送的表超2200份……近年来,基层减负初见成效,但媒体调查发现,“报表之困”等怪象仍未根治。

一年动辄成百上千的报表,看一眼都让人“压力山大”,更不用说直面任务的基层同志了。细数这些表格材料,必要的有之,不合理的、无意义的更不少。或是标准不一,“有多少项指标就有多少种表格”;或是“级级提速”,“工作刚展开,就要交总结”;或是“层层加码”,有的乡镇要求的材料项目竟比省级多出一堆……越往基层标准越碎、要求越多、责任越大,基层干部常年被追着要表格、要材料,苦恼可想而知。

客观来说,上报表格和材料本是反映情况、影响政策、推进工作的基础,重要性不言而喻。但凡事过犹不及,过多过频的表格报表、材料留痕,让一些基层干部“围着表格转”“困在材料中”,察民情、办实事的时间与精力反而被压缩了。

更关键的是,一些催收的表格材料,价值确实不高。比如很多工作刚展开就要交总结,基层干部势必只得“半算半估”。有干部介绍,村一级的数据报送,有写在纸上拍照的、有在微信群语音报数的,数据准确性堪忧。而这些数据材料匆匆上报,反而可能干扰相关工作。

基层“表患”为何难解?综合来看,既有督查检查考核多、日常工作活动多的原因,也有不同部门数据未打通、需多头重复汇报等因素。但根子上,还是思想作风不正、工作作风不实,官僚思想严重。有的地方治理方式单一、工作手段落后,开展工作存在“会议依赖”“表格依赖”;有的迷信“材料政绩”,总希望数据尽可能“眼前一亮”,忽视实际工作成效;有的地方存在以表格多少、材料厚薄衡量工作成果的倾向,导致“表格形式主义”盛行……这些作派,背离了工作初衷,都增加了“负荷”、助长了“虚风”。

从工作实际来看,解放“表哥”“表姐”,首要一点是源头管理。上级部门应做好统筹,推进报表标准化、信息化、简约化。比如,建立报表清单,严格清理不必要的表格,合并重复的表格,让基层干部有章可循,有据可查。再如,推动“一次填报,多方共用”,能从数据库抽取的,绝不麻烦基层干部。

基层干部群众的感受是最真实的。摆正政绩观,从实际出发,按规律办事,多做调查研究,少搞“表”面工程,让基层干部有精力解决真问题、真解决问题,这就是最好的减负。(来源:“长安街知事”微信公众号)

相关文章:

“国产数据库第一股”72小时内两高管被查,招商证券保荐引质疑08-23

2025渭源半程马拉松筹备工作有序开展(一)08-22

民乐县团结巷社区:小事不“小视” 治理不“断档”08-20

国内多数模型训练使用中文数据占比超60%08-19

科技“突围”工程智能找矿项目启动 内蒙古应用AI技术引领全国找矿突破08-15

铁路工程设计领域首个!多模态大模型赋能铁路勘察设计,让70年经验活起来08-14

开盘:美股周三高开 市场等待更多通胀数据08-13

国安机关提示:“旧手机换菜刀”可能有安全风险08-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