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江苏要把握好挑大梁的着力点,在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融合上打头阵,在推进深层次改革和高水平开放上勇争先,在落实国家重大发展战略上走在前,在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上作示范。”——今年全国两会期间,经济大省江苏有了发展新方向。
作为经济大市,无锡发挥各方面优势,知重负重,为全省大局挑大梁、作贡献。
高质量项目建设是经济发展的强引擎、硬支撑。无锡牢牢抓住项目建设这个“牛鼻子”,持续扩大有效投资,夯实实体根基。今年无锡共有53个项目入列省重大项目清单,其中重大产业项目44个、当年计划投资265亿元,项目数、投资额均居全省第一。
截至7月底,50个省重大实施项目完成投资308.8亿元,年度投资完成率75.2%。同时,滚动实施市重大产业项目440个,完成投资1043.9亿元,投资目标完成率69.6%。

一处处建设工地塔吊林立、机声轰鸣;一座座现代化厂房拔地而起、气势恢宏;一个个已经建成投产或正在建设的重大项目以“千帆竞发、万马奔腾”之势,撑起高质量发展的脊梁,为推动经济大省真正“挑好大梁”贡献无锡力量。
PART-01
火力全开,力促项目“快跑”
8月下旬的无锡,高温依旧,滚滚热浪里透着激情和活力。
盛合晶微三维多芯片集成封装项目正加速推进,目前二工厂已投产,部分设备投入使用并持续扩产,三工厂完成主体封顶,预计年底竣工;
迪哲国际标准创新药产业化项目一期生产主厂房已经竣工,机电及设备安装到位,预计今年10月将完成验收并正式启用;
5月取得施工许可证的英特派高性能均质化稀贵金属材料制造项目已完成一车间钢结构厂房施工,二车间、三车间主体施工中,预计年底主体竣工……
一幅幅干劲十足的“热力图”分布在各个省重大项目现场。

项目建设是推进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动力和强劲支撑。今年以来,无锡始终将重点项目建设作为重中之重抓紧抓实,以时不我待的劲头和攻坚克难的决心,提速提效提质推进重点项目建设,确保“早开工、早建成、早投产、早达效”。
去年9月开工建设的华立聚能新能源及核聚变装备生产基地项目,眼下正在进行外立面墙板安装和车间内部设备基础施工,预计8月竣工。项目的加速建成,源于各职能部门的紧密配合。在项目启动后,相关部门迅速成立工作专班,倒排时间节点,顺利实现总建筑面积近10万平方米的华立聚能项目“拿地即开工”,不到12个月的时间实现从开工到竣工的建设闭环。
“项目为王,一切围绕项目转,一切盯着项目干。”市发展改革委重大项目建设办公室相关负责人表示,今年以来,无锡在紧扣重要时间节点、明确细化目标任务的同时,围绕项目审批、要素支撑、调度推进等方面,系统性强化项目服务保障,落实重大项目协同联动储备推进机制,创新推出“穿透式”调度等举措,并通过项目服务专班“及时响应”,协调解决项目推进中的堵点难点,确保项目建设顺利推进。
全力拼抢进度,无锡不断跑出项目建设“新速度”。截至7月底,30个计划今年新开工的省重大项目,已开工23个,开工率达76.7%;市重大产业项目中,计划今年新开工的有121个已开工、开工率达82.3%,已竣工项目64个、竣工率62.7%。
PART-02
新潮涌动,撬动未来“支点”
项目建设风生水起,不仅有力带动了全市投资稳健增长,更为无锡经济高质量发展蓄足后劲。
7月19日,宏光光电子产业基地开工,剑指百亿级光子制造产业集群。“基地将联动中国科学院西光所、瓯江实验室等顶尖科研机构,打造集研发、生产、孵化于一体的全产业链生态。”该项目相关负责人透露,重点聚焦光子制造核心部件及高端装备领域技术拓新,推动硬科技从实验室走向产业化,预计至2027年产业规模将达到20亿元,至2030年将引进不少于25家企业。光电子产业是现代产业体系中的“核心关键”,该基地的建设将加速产业链上下游企业集聚,为无锡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注入新动力、增添新活力。

“近年来,无锡入列省重大产业项目的数量和投资额屡创新高。从这些新建、在建的产业项目中,能清楚看到资金正流向无锡经济发展的重点、热点领域。”市发展改革委重大项目建设办公室相关负责人分析,今年无锡有44个省重大产业项目,较上一年度增加12个,占总项目的比重从76%提升至88%,主要集中在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新材料、生物技术和新医药、新能源等领域,不仅代表着无锡重点产业的先进水平,更是清晰勾勒出无锡打造现代化产业体系、培育新质生产力的着力点。“这些重大项目有序推进、如期投产,是新动能早发力的保障,也是经济发展的韧劲后劲所在,将为无锡稳增长、促发展打下重要基础。”

湖畔光芯硅基OLED微型显示器项目一期主体设施封顶,12英寸产线预计年底试生产,为VR等消费电子终端注入“无锡芯”;东方空间液体火箭发动机项目一期厂房主体已完成验收,预计9月底完工,项目全部建成后,将进一步打通无锡乃至江苏的航空航天产业链,形成航空航天产业集群;日联科技年产3000台工业射线智能检测设备项目厂房主体正在建设中,投产后可丰富X射线源的系列产品研发,扩大X射线智能检测装备的产品矩阵和生产规模,护航新质生产力发展;前不久,携多款人形机器人精彩亮相2025世界机器人大会的优必选与无锡深度合作,打造的优必选工业具身智能机器人产业园也正按照既定工期稳步推进,全力打造涵盖具身本体、核心部件、生态配套的人形机器人全产业链创新示范区。
高端制造、空天产业、工业机器人……越聚越多的“新兴力量”,正在无锡“跑步”前进。
PART-03
蓄力而“进”,充盈发展动能
与项目建设“拔节生长”相呼应的,还有项目储备的“生生不息”。
6月25日,总投资50亿元的芯慧联集成电路工艺设备研发制造基地项目奠基。该基地是无锡今年新备案的重大产业项目之一,瞄准先进制程芯片3D集成技术核心设备的研发与生产,预计明年6月竣工,投用后可形成年产300台套半导体核心设备的生产能力。
多年来,无锡将集成电路作为战略性新兴产业进行重点培育,围绕设计、制造、封装、装备及材料等环节深度布局产业链,集聚了行业企业超600家,去年产值规模达2511.8亿元、同比增长9.3%,实现营收2268.34亿元、同比增长13.7%。随着芯慧联集成电路工艺设备研发制造基地项目的落地,芯慧联在集成电路工艺设备领域一批关键核心技术的突破,将有力支撑无锡地标产业集群的集聚发展,激发无锡新质生产力的澎湃动力。
“项目储备是保障重大项目‘不断档、能接续’的核心支撑,直接关系到经济增长的后劲与稳定性。”市发展改革委重大项目建设办公室相关负责人介绍,无锡持续加码重大产业项目招引攻坚,坚持质量与效益优先,统筹推进外资招商与内资引进、新质生产力培育与传统产业升级、外部引进与本土挖潜,围绕产业链关键环节精准聚资源、引项目,构建起重大项目“储备一批、开工一批、建设一批、竣工投产一批”的良性循环格局。
高质量项目谋划和储备是促进有效投资的基础和前提,正所谓“今天的项目结构就是明天的投资结构、后天的经济结构”。数据显示,截至7月底,无锡新招引备案10亿元以上重大产业项目73个,较去年同期增加27个,目标完成率91.3%;其中50亿元以上项目7个,较去年同期增加1个。这些储备项目主要涉及人形机器人、低空经济、集成电路、储能及动力电池等领域,为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引入新生力量。



来源:无锡日报
编辑:王雪静
校对:李倩
责编:杨珍
分享小伙伴
相关文章:
经济大市挑大梁,无锡“项”前进!08-23
酒鬼酒中报业绩“双降”,净利润降超九成,联名胖东来能否“逆风翻盘”?08-23
即将开建!成温邛高速扩容项目来了08-19
《浪浪山小妖怪》票房破9亿!登顶中国影史二维动画电影票房冠军08-17
科技“突围”工程智能找矿项目启动 内蒙古应用AI技术引领全国找矿突破08-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