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子晚报网4月1日讯(记者 闫春旭)清明前夕,一个跨越65年的亲情故事正在江苏上演。4月1日下午,内蒙古“国家的孩子”刘建军在妻子的陪伴下辗转来到江苏江阴,准备于4月2日与溧阳的亲人团聚。65年前,尚在襁褓中的他从江南到了草原。65年后,已是花甲之年的他偕老伴重返家乡。谈到现在的心情,刘建军难掩激动地告诉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我特别高兴,终于知道自己的根在哪儿了。更让我欣慰的是,我找到了姐姐和哥哥,这是任何距离都割不断的血浓于水的亲情。”

“国家的孩子”刘建军回到江苏。刘海良 摄

“国家的孩子”刘建军回到江苏。刘海良 摄

“国家的孩子”刘建军回到江苏。刘海良 摄
据刘建军回忆,他被养父母领养到内蒙古阿拉善左旗时只有6个月大。“10多岁的时候偶然从旁人口中得知自己是‘上海孤儿’。"他回忆道,这些年来因为没有一点线索,所以从来没有想过找家。他告诉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养父母对我视如己出,直到去世时都没有主动提过亲生父母的事情,出于对养父母的尊重,我也没有想过找家。”

“国家的孩子”刘建军和妻子接受记者采访
转机出现在2024年,当刘建军看到当地“国家的孩子”惠幸福通过DNA比对成功找到了家人后,深受触动,也主动到公安机关采血。令人惊喜的是,他原以为寻亲之路会异常艰辛,没想到仅仅过了3天,就传来好消息:找到了疑似亲人,经核实可能是溧阳市上兴镇周姓家族。随后,在浙江省台州市公安局路桥分局“团圆”工作室和江阴寻亲志愿者协会的助力下,最终确认并找到了溧阳的家人。
4月2日8点,扬子晚报/紫牛新闻将联合奔腾融媒、美丽浙江、中国蓝帮帮团、沸闻天下、浙里帮等多地媒体进行联动直播,共同见证刘建军与溧阳亲人时隔半个多世纪的团圆。


校对 潘政
相关文章:
2025数博会推介会在福州举办,诚邀全球共赴数博之旅04-30
南部战区昨日深夜发声04-30
斩断伸向未成年人的电诈黑手04-30
扬州一村民房屋农田全被征用,为何没有“失地进保”名额?04-29
国家发改委:我们对实现今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任务充满信心04-28
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发布《中国网络法治发展报告(2024年)》04-28
中央组织部决定:刘敬山履新04-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