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今宛快评丨凝聚风雨同舟的力量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7-04 08:22:00    

6月30日晚,一场突如其来的暴雨撕开了夏日的宁静,如猛兽般扑向西峡县太平镇。洪水冲垮堤坝、吞噬道路,西峡县党员干部群众用血肉之躯筑起铜墙铁壁,在惊涛骇浪中挺起不屈的脊梁。这场与时间赛跑、与洪魔较量的生死博弈,不仅见证了党群同心共克时艰的磅礴力量,更谱写了一曲气壮山河的抗灾重建壮歌。

生命至上,党旗在洪峰浪尖高高飘扬。在生死时速的较量中,党员干部始终冲锋在前。暴雨如注的深夜,东坪村党支部书记吕振华带病冲进雨幕,第一时间组织群众转移;村会计洪天亮把患病妻子托付给邻居,带领突击队始终坚守在抢险一线;党员王小华顾不上自家被淹的民宿,先把外地游客妥善安置;太平镇党委书记马晓林,在泥泞中组织抢险救灾,安抚群众情绪;应急、武警、消防队伍组成的搜救网在洪水中展开,他们在泥石流倾泻的山路上徒步搜救,用肩背手抬的方式转移被困群众……这些在洪水中闪光的身影,用实际行动诠释着“人民至上”的深刻内涵。

向险而行,重建战场再显铁军本色。洪水尚未退尽,重建的号角已经吹响。西峡县成立灾后重建指挥部,下设7个专项工作组,统筹协调、各负其责:一方面组织受灾群众和景区开展生产自救,一方面组织电力、交通、通信等部门开展保通保畅工作。在灯火通明的指挥部里,一张张作战图上标注着抢修进度:电力铁军攀着湿滑的电杆,在48小时内让91%的村庄重现光明;交通突击队操作着数十台大型机械,在塌方路段开辟生命通道;通信抢修队背着设备翻山越岭,让失联的村庄重新接入信号。这些数字背后,是抢修队员泡得发白的双脚,是技术员熬红的双眼,是基层干部沙哑的嗓音。

铁笔担当,记录时代见证重建力量。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斗中,主流媒体记者既是历史的记录者,更是精神的传播者。他们踩着泥泞深入灾区,用镜头定格党员干部背负老人转移的瞬间,用笔触还原村民互救的感人场景,用数据见证重建的“西峡速度”。当《暴雨中挺起的脊梁》见诸报端,那一幕幕动人的情景,全都化作激励人心的精神火炬。

风雨再大,大不过守望相助的脊梁;山洪再猛,猛不过众志成城的决心。洪水过后,灾区现场依然回荡着工程车辆的轰鸣,被冲毁的河堤正在修复,倒塌的房屋再次立起梁架。我们坚信——路,终将畅通无阻;家,必将重燃烟火。(郝春城)

编辑:王冕 初审:赵林蔚 终审:黄星

相关文章:

强降雨袭川!多地紧急转移安置群众,对河道等重点区域24小时监测07-04

今宛快评丨凝聚风雨同舟的力量07-04

暴雨!雷暴大风!山西这些地方…07-02

早安北京|7月2日白天到夜间阴转大雨,部分地区暴雨,注意出行安全!07-02

山西发布山洪灾害气象风险预警06-29

暴雨黄色预警06-29

灾后重建 守护家园06-27

中医特色闪耀基层 健康科普惠民暖心——漯河市郾城区中医院亮相2025年“科普走基层”优秀科普节目巡演06-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