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我国金融体系的毛细血管,城商行与地方发展血脉相连,这决定了它必须深度融入区域战略。
过去一年,A股上市的城商行们,普遍都在强化功能性定位,积极服务所在地区经济发展,并且发挥特色化、差异化、专业化优势,为重大战略、重点领域提供金融支持。
长沙银行身处湖南“鱼米之乡”,既受益于区域经济转型升级带来的战略机遇,又通过构建“产业-金融”的闭环,把金融服务送到了田间地头、车间厂房,赋能地方经济。长沙银行去年的成绩单,也为我们观察区域性银行在“巩固基本盘、培育增长极、激活动力源”上,带来了生动的切面。
巩固基本盘:区域性银行的增长样本
2024年,长沙银行资产总额达1.15万亿元,较上年末增长12.42%,是2018年上市之际的2.17倍。资产稳步攀升的同时,营收利润也稳中有进。2024年,长沙银行实现营业收入259.36亿元,同比增长4.57%,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78.27亿元,同比增长4.87%。值得一提的是,长沙银行的营收和净利润两项指标,近十年均保持着稳健增长。
从具体经营成果上来看,2024年,长沙银行实现利息净收入205.64亿元,同比增长2.68%。净息差2.11%,明显高于同业水平。2024年末,我国城商行净息差为1.38%,并且在降息的大环境下,长沙银行的净息差一直表现稳定。
这是因为,长沙银行能持续把最优的资源投向产业、理财、县域、做市商等重点领域。年报数据显示,去年长沙银行的科技金融、绿色金融贷款余额分别新增17.92%、23.14%,普惠小微贷款余额新增15.91%,养老服务业贷款余额新增157%。
另外,长沙银行的不良贷款率为1.17%,与上年末基本持平;拨备覆盖率312.80%,风险抵补能力充足。横向比较来看,长沙银行资产质量和拨备覆盖率也明显优于行业水平。
年报发布后,光大证券、国信证券、平安证券、开源证券等券商不仅给出了长沙银行“买入评级”,还在点评中逐一肯定长沙银行的经营成果,如资负扩张保持稳健、业务结构多元化、各业务亮点纷呈等。
“规模+质量”的双优先,诠释了长沙银行区域金融领跑者的站位,这也为长沙银行在新的十年发展关头,增添了深厚的内生动力。
培育增长极:千企万户中
找到“新切口”
去年底,麦肯锡在《2024全球银行业年度报告》中特别指出,银行业的逆周期增长之道,是精心选择细分市场,找准地理或价值链上的战略定位;还要关注执行力,如深化客户关系、打造以行业特色为链条的生态经营体系、建立全面专业服务机制。
对于长沙银行,在周期中自然是选择“既要又要”。在细分市场上,启动“千企万户大走访”行动,再从走访中倾听诉求、灌注执行力,打通金融供给“最后一公里”,绘制产融深度结合的发展图谱。
「界面新闻·子弹财经」注意到,长沙银行“千企万户大走访”行动的首场活动,便是聚焦服务科创企业。

在长期与科技企业“打交道”后,长沙银行深知这类企业发展的每一阶段都是“爬坡过坎”。所以长沙银行在湖南省设立了首家科技金融专营机构,率先成立总部级科技金融服务中心。截至2024年末,长沙银行累计服务科技金融信贷客户超3500户,增长18.90%,综合服务科技型企业超1.3万户。科技金融贷款余额444.98亿元,精准地满足了科技型企业的融资需求。
在千企万户大走访中,长沙银行还提出要深度对接湖南省的143个重点园区,推动新增园区重点企业超过3000户,新增信贷投放超过100亿元。
与此同时,长沙银行还直接走访了行业协会,加速整合各类资源,持续优化科技金融“生态圈”,拓展“融资+融智+融链”服务模式。截至当下,长沙银行推动实现绿色贷款新增余额超100亿元,服务供应链核心企业200户,供应链金融余额达200亿元。
此外,助力消费、着眼民生也是长沙银行助力区域发展时的重任。就在5月7日,人民银行最新发布的“一揽子金融政策公布”明确提到,设立5000亿元服务消费与养老再贷款,引导商业银行加大对服务消费与养老的信贷支持。
在不久前走访千企万户时,长沙银行就前瞻性地提出,将围绕以旧换新、住房消费、文娱餐饮、品质购物、文旅产业、“一老一小”特色金融、支持实体等七个方面,从消费者、商户两端精准发力,激活消费动能。
「界面新闻·子弹财经」了解到,当下,长沙银行通过创新信贷产品、搭建消费场景、优化支付体验,已累计为超过600个商圈、20万商户、252万客户提供消费金融服务。未来其对消费的推动,还会覆盖家电、家居、装修、数码等多个民生消费领域,让消费从“单品购买”向“全链服务”升级。
都说金融行业最好的服务是把金融人的脚印,踏进田间地头、留在车间工厂第一线。从顶层设计到银行的实践,长沙银行用一步一个的脚印证明,城商行的任务已不再是简单地动员储蓄投入生产,而是要让产业发展真正实现“质的飞跃”。
激活动力源:以非对称竞争力来领跑
长沙银行董事长赵小中在年报致辞中,点明了长沙银行的发展关窍——把最优的资源投向产业、理财、县域、做市商等重点领域,全力打造领跑本土市场的“非对称竞争力”。
非对称竞争力是一种不依赖于大规模的竞争方式,它强调以战略思维来寻找市场机会和竞争优势。如长沙银行在今年掀起的“千企万户大走访”,是因为它早已找准了自己的非对称竞争优势。
一方面,长沙银行一直扎根乡土,围绕县域产业布局,规模、发展模式,主要突出特色布局,真正将服务嵌入农村生产生活末梢。
湖南作为鱼米之乡,有许多特色产业集群。在千企万户大走访“入乡村”时,长沙银行聚焦“一县一特”“一乡一品”,发布了十二大县域产业金融方案,选定果蔬、水稻、茶叶、油料、烟叶、农机、陶瓷、农资、食品加工、特色文旅、服装轻纺、资源能源与材料等富民产业,作为县域金融重点支持领域。
值得一提的是,长沙银行针对县域创新推出的这些特色产业金融方案,都是直接进入生产的各个环节。以赋能稻虾产业为例,在生产环节,创新推出“高标准农田项目贷”;在加工、运输和销售环节,综合运用“企业快贷”“湘农快贷”“呼啦快贷”“动产质押+风补基金”等产品解决农企农户需求。2024年,长沙银行为南县稻虾米产业全链条授信7亿元,支持156户规上企业和种植大户,助力南县稻虾米产值增长15%。
截至2024年末,长沙银行县域贷款余额为2013.72亿元,县域存款余额为2341.47亿元,县域存贷款新增在长沙银行全行新增中的占比分别为45.64%、59.21%,成为拉动发展的中坚力量,目前,长沙银行已经服务县域客户近680万户。
另一方面,翻阅长沙银行的发展轨迹不难发现,它一直在主动融入、服务新的实体发展格局。

长沙银行身上,还有一个许多城商行没有的身份——全国首批区域做市商,去年,长沙银行将“试点”做成“示范”,引资入湘476亿元。围绕湖南建设“三高四新”及现代化产业体系的“四梁八柱”,全年累计支持省市重点项目165个,新增信贷资金投放211.40亿元。
此外,长沙银行还聚焦工程机械、新能源、储能材料、生物医药等核心产业链,搭建“核心引领-集群拓展-场景赋能”的产融生态圈。如在“千企万户大走访”时,长沙银行还设立了生物医药专场,锚定生物医药及医疗器械产业链上下游差异化发展特征与融资诉求,为产业链系统构建全周期服务矩阵。
「界面新闻·子弹财经」了解到,长沙银行先后服务了研发、生产、流通全链条生物医药企业超8300家,累计授信超200亿元,服务湖南省内生物医药上市公司17家,有力推动了湖南生物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
特别是在对千企万户的大走访中,长沙银行积累了非对称竞争力的“三要素”——能力差、信息差、时间差,并且以“接地气”的服务和“敢创新”的魄力,坚定着继续深入千企万户的决心。
结语
回归当下商业银行的助实之路,最先感知到水温变化的,无疑就是那些深耕区域,离用户与企业最近的城商银行。
长沙银行用扎根县域、聚焦实体的发展历程,让企业“少跑路”,让服务“加速度”,又用千企万户的走访,实现金融“活水”精准滴灌。
正如长沙银行董事长赵小中在年报致辞中所言:“未来已来、大潮已起。真正的长期主义并非只是畅想未来,而是更多回归当下、做好自己,在难而正确的道路上持续耕耘、久久为功。”
这些与区域腾飞共生共荣的生动注脚,为全国中小银行服务实体经济提供了可复制的“长沙经验”。
内容来源:子弹财经
相关文章:
长沙银行的“非对称竞争力”:在千企万户中扩大服务外延05-12
东湖评论:江夏何以让创新活水涌起来?05-11
【高质量发展调研行】中北高新区:打造经济发展“北引擎” 让“小树变大树”05-10
老外Amazing!16万剑客群!解码广东机器人功夫图谱05-10
云上记翼有限公司企业申报登记05-10
长沙汽车南站二期开工!05-09
邵阳市一季度产业链群建设现场推进会召开05-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