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家来自江苏的工业母机制造企业在互联网成功“出圈儿”,在5月13号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办的“新征程上的奋斗者”中外记者见面会上,冈田智能(江苏)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陈亮作为江苏省唯一的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代表,现场分享了将数控机床的刀库技术打造成“中国智造”名片的历程。
“出圈儿”背后的密码是什么,冈田智能的奋斗之路又有着怎样的故事,今天我们一起去一探究竟。
“我们的独门绝技,是我们专注产品的技术研发,我们突破了刀库技术重要零件加工设备的设计和制造难题……”

从北京回到丹阳已经快10天,看着电脑上的视频回放,冈田智能(江苏)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陈亮仍激动不已。
有机床的“弹药库”之称的刀库,是工业刀具的仓储中心,它能让数控机床在面对复杂加工任务时,实现从手动换刀到快速精准自动换刀的转变。而专注于这一细分赛道,则与陈亮的工作经历有关,早期从事机床市场销售工作中,陈亮发现国外刀库价格昂贵,国内市场需求激增,在此背景下,2011年陈亮带领创业团队,走上了中国机床装备自主刀库技术的研发之路。
起步晚、研发周期长是国产机床研发的先天难点,要破解技术壁垒,研发团队是当仁不让的“中流砥柱”。

企业实验室内,冈田智能研究院院长朱建国对着产品图纸,向记者一一详细介绍着企业的王牌产品。比起专业的名词、精准的数据,研发之路上的艰辛更加动人。
朱建国介绍,工业母机涉及材料、机械、电气控制、数控等多个专业领域,技术门槛极高,一台好机床,小到螺丝、机械零件,大到整机组装工艺要求极高,如果任何一个环节掉队,就造不出好的产品。

2018年,为攻坚链式刀库技术,他和团队成员在实验室搭起行军床,吃住在车间,经过183次不间断试验,日夜奋战3个月,最终成功攻克核心技术,大幅提升了链式刀库的效率。补齐、拉长更多刀库技术的“短板弱项”,谈及这份执着,朱建国言词掷地有声。

企业员工1000余人,专业研发团队人员接近四分之一,企业长期与各大高校院所保持紧密合作。更值得一提的是,近年来生产车间的一线员工正成为技术提升的关键力量。
冈田智能生产车间内,装配工艺部工艺师徐鑫正为一台刚下生产线的装备做着最后的调试,徐鑫很骄傲,因为每一款新产品的推出、新技术的推广,都有自己的贡献。

坚持以客户需求为导向,注重提升工人技能,总经理陈亮说,冈田智能的成长史,更是国产工业母机从筚路蓝缕,到闻名世界的缩影。2010年,国家发改委等11部门将工程机械、机床等列为推进再制造产业发展的重点领域,借着政策的东风,国产企业潜心自研,下苦功夫,开拓市场。
记者了解,冈田智能自主研发的链式刀库技术,打破国外垄断,推动了数控机床功能部件的国产化进程。目前,冈田智能已成为刀库领域的领军企业,技术水平达到国际领先,产品在全国市场销量位居首位。

近年来,随着我国新一代信息通信、数字基础设施的发展,工业母机产业链的高端化、智能化发展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如何把握?
陈亮介绍道:“目前国产工业母机在中低端市场已基本实现自主生产,但客观来讲,高端市场仍然不是我们的强项,毕竟比起发达国家,我们的积累还不够。”
2022年,冈田智能开始“数字冈田”计划,将生产管理系统、仓储管理系统、销售管理系统进行一体化智改数信息化建设。“2024年我们被评为国家级5G工厂,目前我们的客户遍布3C、5G、新能源、汽车、船舶重工、轨道交通等行业。正是因为流程规范,产品品质才能得到用户信任。”陈亮说道。

江苏广电总台荔枝新闻中心记者 | 缪鹏程
丹阳融媒记者 | 桂祉越
编辑 | 汪泽
相关文章:
【向新图强显身手——民营企业一线调研】 冈田智能:潜心自研,锻造国产制造“利刃”05-23
专访卡尔动力于洋:单车L4级无人驾驶预计2028年后逐步成熟05-23
2025年中国移动中资出海数智赋能合作大会成功举办05-23
XREAL联合谷歌“上新”,AR眼镜国产化进一步加速05-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