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暑你最美 高温下的坚守|三伏天里,呵护鸟儿自由飞翔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7-24 09:51:00    

盛夏,是鸟儿繁衍生息的旺季,但对于莱阳市的两位巾帼护鸟人来说,守候野鸟的日程表却一如既往:一个穿梭在乡村、田野、林区和海滩,将受伤、得病的鸟儿及时送上“救护车”;一个在后方随时待命,为“病人”开方开药,安排住院,像呵护子女一样悉心照顾蓝天里的精灵。“人护鸟、鸟兴城”的良性循环,因她们多年如一日的坚守,格外温暖而热烈。

斗智斗勇

丁字湾畔成功“接诊”

7月5日那天,莱阳的最高气温迫近40℃。这一天的董文静,怀着5个月的身孕,在最炙烤的正午往返驱车近30公里,只为救助丁字湾一只受困的鸟儿。

“早上9点,我们接到当地村民电话,发现海滩上一只黑黢黢的大鸟蔫头耷脑,好像误食了挂饵的鱼钩。”接完电话,董文静立马开车直奔羊郡镇,一边开车一边联系对方,确定鸟儿的具体位置。历经2个多小时,在多次“人工定位”后,这只可怜巴巴的黑水鸡(属于国家“三有”保护动物),终于出现在董文静眼前。但当董文静准备接近它实施救助时,这只大鸟突然一反常态,扑棱着翅膀不断尖叫。

“受伤鸟类最容易出现的情况,就是应激。尤其是水禽在人类靠近时,出于本能会比以往表现得更有攻击性,不把你吓走不罢休。”面对这只张牙舞爪的黑水鸡,董文静没有急于救助,而是耐心地等待它逐渐放下敌意,再一点点靠近它,然后用专业网兜将它罩住,尽可能减少惊吓。

“把‘伤员’救上车,只是第一步,路上还要随时查看它的状况。”董文静告诉记者,受伤的鸟儿在车辆等密闭空间里,路上一旦有颠簸和停顿,就容易发脾气。比起家禽,野鸟的力气更大,稍不留神,手上脸上就是一道道鲜红的抓痕。直到下午1点多钟,这只受伤的黑水鸡才被送进宠物医院,住进了“单间病房”,而这一路上,董文静一口饭也没吃,只喝了几口水。“6年前刚开始从事野鸟保护工作时,几乎每次野外出勤都会‘挂彩’,这几年经验丰富了,受伤也少了。家人也从最初的心疼,变成了理解和支持。”

6年与鸟为伍,隔三岔五就要奔赴各个镇街、乡村救助鸟儿,当地的派出所和村委,已经熟悉了这个快人快语、风风火火的姑娘。谈起夏天忙碌的户外救助,董文静直言,炎热、绕路和往返奔波不算麻烦,鸟儿伤员没有一个是“省油的灯”。“猫头鹰白天视力欠佳,攻击性不强,一抓一个准,很‘配合’医生,但一到晚上连毛都碰不到;游隼飞得快、爪子尖,一不留神会被它‘遛’很远;白鹭个头大、脾气差,抓它一定得有耐心。”

仁心仁术

放归鸟儿回乡“反哺”

野鸟来到救助保护服务部,如何给它们“开方看病”?接力的任务,交给了同事王海霞。接过受伤的黑水鸡,王海霞一边安抚着“病人”的情绪,一边进行初步观察和伤口处理,避免伤势恶化。

“鸟儿和人一样,也有急救的黄金时段,尤其是伤情危重的鸟儿,更是一刻都等不得。”从事野鸟救治近20年,王海霞对鸟类各种“疑难杂症”了然于心:有些鸟儿受伤或者得病后,在烈日下暴晒许久,身体很容易脱水,进了医院补水比吃药更重要;有些鸟儿没啥皮外伤,但挣扎得厉害,可能是骨折,必须得赶快验血拍片;有些鸟儿不吃也不动,很有可能是烈性传染病,必须住进宠物医院二楼的“隔离病房”,避免和其他动物发生接触,还要随时观察陪护。

“这些年最大的欣慰,是每年救助的鸟儿越来越少了。”王海霞说。以往农忙时节,经常有鸟儿误食了农药,或者被各种网兜缠住,常常因为送诊过晚错过了急救良机。如今,各镇街的老百姓发现伤鸟后,都会第一时间向当地派出所报案,有些相熟的老乡会直接给救助站打电话,甚至能在王海霞的指导下对鸟儿进行简单的救治,然后将鸟儿送来。“我们统计过,受伤的鸟儿在救助站接受救治后,2/3以上都能痊愈。而对于那些病情和伤势严重的鸟儿,只能在其死亡后尽快无害化处理,对于我们动物医护而言,这是最艰难的感情割舍。”

接诊“病号”多年,最让王海霞开心的,是之前一只从树上掉下来的小猫头鹰,在救助站吃了很长时间“免费餐”,从小不点长成大男孩并放归自然后,一度因为没有捕食能力,又飞回救助站“开伙”。但经过工作人员的反复训练,再度放归自然的猫头鹰,之后“回娘家”时都会叼着刚抓住的老鼠。“每一秒的提前发现,都可以改写一只候鸟的命运。看到受伤的鸟儿重返蓝天,那种喜悦和成就感,足以让所有的疲惫烟消云散。”王海霞说。

YMG全媒体记者 杨健

通讯员 牟进鹏 于辉 摄影报道

相关文章:

暑你最美 高温下的坚守|三伏天里,呵护鸟儿自由飞翔07-24

能保鲜,可消暑!红岛码头上的“清凉”产业:日售30吨冰块!07-08

守护蓝天精灵 共筑生态屏障 专家带来鸟类保护知识“绿色课堂”06-24

街头一只烤鸭25块,活鸭却要20元/斤!到底能不能吃?记者揭秘背后经济链条06-05

米西奇:未来仍是未知数 渴望出战今夏欧锦赛05-22

江苏盐城丹顶鹤“逛街”引围观 自然保护区:野化训练时飞走 已找回04-25

联播观察丨大哥们嘴太严?原来“打鸟”这么上头!04-15

别让高校青年教师陷入“科研短期主义”04-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