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忆平江县龙门镇“胜利坪”牺牲的烈士和无辜群众
吴明治
“胜利坪”坐落在平江县龙门镇三十都村河背和铺里两个居民小组中间的碧源河岸边(过去这里叫大口塅)。在这块不足五百平方米的草坪里,国民党反动派曾设立刑场,先后杀害游击队员、红军官兵和无辜群众一百三四十人。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当地群众为了纪念为新中国抛头颅、洒热血的革命先烈,将草坪改名为“胜利坪”。
英烈罗章
“胜利坪”的由来,要先从革命先辈罗章说起。罗章,亦名罗福、字稽琴,1905年10月14日出生于大口塅桐车湾的一户农民家里,父亲罗盈川,母亲林琴风。1920年,15岁的罗章考入平江县城读书后,受到了进步思想的教育。1925年春,罗章考入湖南第三联立中学(现为岳阳市第一中学)。他结识了钟期光、罗志远、罗云汉等同志,并与他们组织学生运动,与学校反动势力进行斗争。
1926年8月,罗章、钟期光、罗志远等发动学生,高举“打倒军阀”“欢迎北伐军”的巨幅标语,与岳阳各界群众游行示威,向群众教唱革命歌曲。
同年8月,罗章在湖南第三联立中学加入中国共产党。他认为要投身革命,一要不怕牺牲,二要有本事。他聪明能干,又非常刻苦读书,毕业时获全省第一名,校长包泽兰送来印有省政府主席唐生智画像的红色喜报,并要他去国民党省政府内当官任职,罗章毅然拒绝,回到家乡领导群众闹革命。
1927年,马日事变后,罗章任平江县东九区游击队队长。10月的一天,罗章率领游击队兵分四路,向泉水地区的地主武装力量发起进攻。
天黑时,四支队伍全部汇合到约定地点。深夜分兵包围了敌人驻地交车关。经过三个多小时的战斗,活擒了地主武装头目方恕新,缴获鸟枪18支及其他物资,在泉水成立共产党组织。
12月,黄金矿矿警队长候金武率队起义后,编入平江游击队。1928年1月,党组织即派罗章担任游击队一中队队长,后兼任东九区苏维埃主任。同年8月,彭德怀率领红军到达龙门后,罗章率领游击队配合攻打修水。彭德怀亲自发给他所带领的游击队16支长短枪。
彭德怀率部向井冈山进发时,罗章为掩护红军转移,率领游击队转战平、修、铜边界作战100余次,可谓身经百战。三省边界地主武装头目谈及罗章都十分畏惧。
1929年3月,罗章调任湘鄂赣边区特委任特派员,6月调任平江县委组织部部长。7月,罗章与组织部三位工作人员正在平江三阳街一位党员家里的楼上研究工作,被国民党发现,他让另外两位同志带着秘密文件从后门逃走。为了安全转移的同志和文件,他毅然大步走下楼来,因此被捕。
国民党对他严刑拷打,又利用其昔日相好的同学劝其供出共产党的组织名单,保其升官发财。
罗章坚定地回答说:“大丈夫视死如归,要杀就杀,要我出卖党的秘密和同志,那是妄想!”7月25日,罗章英勇就义于平江县月池塘。
农妇求情
“杨连长,你们昨天捉来的一个红军,听说还是个十二岁的细伢崽,您就留他一条性命,让他给你们当个勤务兵,那倒是蛮好的。”
话说1929年新年正月初一清晨,桐车湾没有往年那样有迎新年的鞭炮声,更没有相互拜年的祝福声。罗章父亲罗盈川、叔父罗金泉、罗坤泉三兄弟等还没有来得及吃新年早饭。国民党军队将他家包围起来,一位带队的军官大声叫喊:“弟兄们,发现罗章父亲就地枪决,再放火烧了他们家!”罗盈川忙叫两个弟弟赶快躲到后山去,但两兄弟刚出家门不远,就被从后面来的国民党军队抓获并送往张公坪。
罗章的妻子冯雨梅随即跑到邻居家躲藏,罗盈川来不及跑便躲到厨房侧边的土楼上。国民党对罗家进行搜寻,但没有发现罗盈川。几个挨户团丁爬上罗章与邻居家的屋顶,拆开一条隔火巷便放火烧罗章家的屋后,一群人才趾高气扬地离开。
此时,躲在邻居家的冯雨梅跑了出来,她不顾个人安危将水缸内的水用勺舀起,浇灭土楼上的火,才把父亲救了出来,但又担心国军会转头再来,罗盈川和没有被抓去的家人迅速转移至别处。后来,罗章两位叔叔被当地有名望的吴瑞山、吴芝凡用钱担保救了出来。
自从罗章组织闹革命后,国民党视罗章家为大敌,把他家的房子烧了。罗章父亲兄弟,罗章之弟妹只好躲进深山。一家人东躲西藏,还要担心坏人报信。
在他家屋被国民党放火烧后才十多天,罗章父亲罗盈川带其二子罗达才(又名罗智群),父子两人分别躲在余家山半山腰里,不幸的是罗达才被国民党守望队搜山时抓住,捆绑送至锅棚大屋。“快放我回家!你们这帮畜生!”
“谁要你家老兄带头闹革命,打挨户团。”那天,当罗达才被五花大绑押到锅棚大屋时,被青年妇女罗画梅看见。罗达才属于她娘家远房的侄子,她心急如焚。
于是,罗画梅找到被国民党军队强迫洗衣做饭的嫂子冯团梅。平时因杨连长喜欢吃冯做的饭菜,且关系好,她便请求冯出面找杨连长说情。第二天,她们俩找到杨连长,并下跪求情。
杨连长看到熟悉的妇女向他求情、担保,再经核实罗达才确实12岁。原本罗达才连同牢房内关押的30多名共产党、通共群众要一起处斩,因此幸免一死。
一年多后,罗盈川夫妇鼓励没有满14岁的小儿子罗达才去参加革命。他步行来到长寿街,参加了革命队伍,踏上了远走他乡的漫漫长路。当部队到湖南与江西交界处时,由于他年少体弱,营养不良,生了重病。部队领导便把他转移到一农户家进行安置。
大约一个月后,国民党军队途经此地,没有来得及躲藏的罗达才再次被国民党兵强行抓走。一位军医对他进行医治,他被迫加入到国民党军队中,编入第五军53师159旅33团。
“七七事变”后,他参加淞沪会战,作战过程中负伤,住院治疗好后编入39军暂编51师开往湖北,参加宜昌会战。抗战胜利后,在51师后勤工作,后随部队至海南,1950年过台湾后在公路处工作至退休。
认祖归宗
1987年10月的一天,远在台湾的蒋经国突然签署了一道命令:凡在祖国大陆有血亲、姻亲、三亲等以内亲属的老兵,只要自己写出申请,允许回大陆探亲。
已经年逾古稀的罗达才听到这个好消息,写了申请回大陆探亲的报告,直到1993年他才得以批准回来。
他回家第一件事就是在继子罗石云陪同下给父母、烈士罗章哥哥进行上香祭拜。然后,他想起当年救他一命的老姑妈罗画梅,还有另外一位不知姓名的嫂子。
得知罗画梅仍健在,已经90高龄,他和继子便来到龙门镇上买了两份礼品,打了两个大红包。见到罗画梅老姑妈时,他双膝跪地,向这位救命恩人跪拜在地,久久不愿起来。
“达伢崽,当年真正救你的人还是我大嫂冯团梅,遗憾的是她已经去世多年了。”76岁的老兵罗达才一听,顿时又伤心地哭了起来。
“你不用哭,要我家孙子荣来带你去看看团官娘儿孙们,他们现在生活蛮好的。”
“达老,这位就是我家团梅妈妈的儿子,我的伯伯吴日升。”
“日老,谢谢您妈妈的救命之恩。我今天是特意来看看您全家。”
“当年国民党一个连就驻扎在我们这栋大屋里,国民党把我们一大家人赶到一个角落,霸占了我们四分之三房屋,还强迫我们做事,动不动还打我们,抢我们的东西。我妈妈也是冒着性命同我家华母去跟杨连长求情,才保住了你的性命,现在一晃六十多年啦!”
安享晚年
罗达才首次从大陆探亲回到台湾后,积极向战友和台湾同胞宣传祖国已经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
他主动申请早日回大陆定居,但是由于多方因素,直到1995年台湾当局才正式批准他回到平江县龙门镇大口塅村桐车湾组定居。他回到老家后,受到县政府、县侨联、龙门镇政府的热情接待和欢迎,后又多次去看望罗画梅、冯团梅的家人。
2011年,平江县关爱抗战老兵工作站走上了寻找和关爱全县抗战老兵的志愿之路,吴达才被确认为平江县抗战老兵之一。2012年,吴达才被邀请参加全县抗战老兵第一次大聚会。
尔后,他年年应邀参加平江春晚,2015年荣获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颁发的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纪念章。2017年3月19日,103岁的抗战老兵罗达才走完了他传奇的人生,平江县侨联、龙门镇有关领导和上百村民为他送行。
参考出版书籍和素材提供者
1.王幼飞著《将军长歌》
2.吴定邦编著《平江古今通》
3.苏东明主编《铭记历史圆梦中国一一湘北抗战平江图集》
相关文章:
不能遗忘的“胜利坪”09-09
烽火南粤|巧设“口袋阵” 土炮胜步枪09-01
封面荐读 | 97岁抗战老兵回忆生死考验:深夜遭遇日军机智脱险08-29
首问登记 闭环反馈!《中国纪检监察报》点赞镇雄把问题化解在家门口08-26
台湾民意代表“大罢免”,国民党守住全部席位,国台办表态08-25
1.5万人次已享辅助生殖医保08-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