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牢记嘱托 感恩奋进——安徽往前赶 | 文旅融出新天地 且以诗意共远方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8-21 11:03:00    
图片

文旅融出新天地 且以诗意共远方——我市坚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加快建设高品质旅游强市综述

火热的八月,燃烧奋斗的激情。“燃”起来的不仅是天气,还有淮南文旅项目火热推进的“加速度”。

8月18日上午,记者来到项目施工现场看到,滚滚热浪中,人机作业繁忙,各种机械来回穿梭,工人挥汗如雨,全力以赴战高温、抓施工、抢进度。

“这是淮南文旅的标志性项目,我们始终坚持质量第一、安全为上,用‘热辣滚烫’的坚守,全力推动项目建设提速提质提效,打造精品工程、样板工程。”施工单位负责人说。

“该项目工程建设总投资约5.59亿元,预计项目建成后,年接待游客量将突破100万人次,带动周边文旅产业集群发展。”市文化和旅游局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武王墩墓是经科学发掘的迄今规模最大、等级最高、结构最复杂的大型楚国高等级墓葬,入选2024年中国考古新发现,是最鲜明的文旅IP,“我们将坚持‘文物+旅游’,全力打好‘武王墩牌’,以文物活化利用推动淮南文旅出圈出彩。”

以文物赋能文旅,我市深化文旅融合发展探新路。

习近平总书记在安徽考察时强调,要进一步推动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发展全域旅游,把文化旅游业打造成为支柱产业。

我市牢记谆谆嘱托,坚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出台《关于深化文旅融合彰显楚风汉韵山水淮南加快建设高品质旅游强市的实施方案》,推动全市文旅资源整合、空间聚集和功能提升,全面构建“一线、三区、十点”构架为主体的旅游空间发展格局,全力打响“楚风汉韵 山水淮南”品牌,加快建设高品质旅游强市、长三角区域重要文化旅游目的地。

规划引领,下好文旅融合发展“一盘棋”

淮南地处中国南北分界线,自然与历史多重偏爱、山水与人文相互融合,是“中国成语典故之城”“二十四节气之城”。这里有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寿县,有牢笼天地、博极古今的千古奇书《淮南子》,有全国唯一以“楚文化”命名的安徽楚文化博物馆,有八公山、舜耕山和上窑山,有淮河、瓦埠湖和高塘湖,还有淮河大湿地——焦岗湖、世界灌溉工程遗产——安丰塘……

如何变文旅资源为文旅产业?我市坚持规划引领,以实施旅游新高地建设、乡村休闲旅游精品示范、旅游能级提升、旅游消费促进、旅游品牌传播、旅游服务升级“六大工程”为抓手,打造寿州古城、八公山“古城·名山”一条主线,建设寿州古城历史文化旅游区、八公山生态文化旅游区、焦岗湖休闲度假旅游区,积极培育淮南武王墩考古遗址公园、九龙岗历史文化街区等十大旅游节点群,充分彰显区域特色,形成联动发展新格局,推动文旅发展欣欣向“融”。

“我们抓好顶层设计,拧紧协同推进‘一股绳’,绘就文旅资源‘一张图’,布好文旅市场‘一盘棋’,织密文旅服务‘一张网’,最大限度汇聚了文旅发展合力。”市文化和旅游局相关负责人说。

以文塑旅,让旅游更有“诗意”

在博物馆里寻宝打卡、体验手绘三足羊首铜尊、用心聆听文物故事……与楚文化展开一场跨越时空的对话。今年暑期,安徽楚文化博物馆“文博游”备受青睐。

为一座馆赴一座城,“文博热”引领文旅消费新潮流。“当前优秀传统文化备受热捧,博物馆作为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自然成为热门选择,加之暑期亲子家庭出行增多,博物馆成为寓教于乐的理想场所。”安徽楚文化博物馆负责人常远霞告诉记者,寿县精心打造“文博游”路线,安徽楚文化博物馆开设了丰富的博物馆课程,增强趣味性与互动性。“文博+文旅”,让文物“活起来”,让博物馆“火起来”。

武王墩与寿春城遗址遥相呼应,形成贯穿淮南市区西部的楚文化廊带,是淮南地区重要的楚文化文物资源集中分布区。基于此,我市将武王墩、寿州古城、八公山等“串珠成链”,建设楚汉文化旅游核心区。

以楚文化为IP,6月15日,“楚风烈——安徽楚文化文物精品展”在上海市闵行区博物馆开展,129件(组)珍贵的涉楚文物,不仅让上海市民感受到800年楚国的悠悠楚风,更惊叹于安徽楚文化的独特魅力。

楚风申城启,春申故里情。以展览为契机,“淮南·春申号”旅游列车6月20日在上海正式首发,开启一场“穿越时光、寻迹春申君”楚文化之旅。这趟旅游列车,以文化为纽带,将淮南、闵行两地紧紧相连。

九龙岗是淮南城市发展的源头。九龙岗历史文化街区内现存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侵华日军淮南罪证遗址九龙岗老火车站碉堡,安徽省文物保护单位九龙岗历史建筑群,淮南市“三普”登记在册文物点淮南煤矿一、二号井遗址等众多文物古迹。

为激活丰富的文物资源,我市抓住电视剧《六姊妹》在央视热播的机遇,加快推进九龙岗历史地段及周边整体提升,打造九龙岗历史文化街区。“我们突出‘工矿城市记忆体验’主题,精心打造煤矿文化记忆、城建文化记忆、铁路文化记忆、市井生活记忆板块,共塑九龙岗时光情境。”淮南文旅集团负责人说。

如今,在九龙岗历史文化街区上演一次Citywalk,感受历史建筑的岁月沧桑,体验非遗文创市集的创意,品尝一碗地道淮南牛肉汤,开启一场兼有文艺范与烟火气的快乐之旅,正成为旅游新时尚。

夜晚来临,一场魅力光影秀,点亮大通区九龙岗百年大井架。今年“五一”假期开始,百年大井架正式对公众开放,吸引市民和游客争相打卡。

百年大井是淮南工业文明的有力见证,被列为淮南市文物保护单位。我市树立“工业+旅游”的融合发展理念,对百年大井架及周边老建筑进行综合改造,通过光影、场景与业态的创新,让百年大井架从工业“锈带”变身城市“秀场”。

“诗”以喻文化,文化与旅游的深度融合,让旅游更有“诗”意。我市弘扬楚汉文化、淮南子文化、豆腐文化、淮河文化和民俗文化,打造了淮南子文化馆、焦岗湖冰雪农旅综合体、淮南1952城市记忆文化街区、春申里文旅休闲街区、寿县二十四节气馆、九龙乐园等一批文旅项目,为游客提供丰富的文旅新体验。

以旅彰文,让文化更好地走向“远方”

8月8日,“2025世界旅游小姐中国年度冠军总决赛暨淮南文化旅游宣传季”在北京启动。9月16日至27日,来自全国20个省市的60名旅游使者将齐聚淮南,争夺“中国旅游小姐”称号。

“世界旅游小姐大赛是推介淮南文旅品牌的崭新窗口和重要平台。”市文化和旅游局相关负责人表示,通过本次大赛的举办,必将进一步丰富淮南文旅产品供给,完善文旅功能业态,加快淮南开放发展、接轨国际步伐,为淮南文旅走向世界打开一扇窗。

为一场比赛,奔赴一座城,彰显旅游的强大带动力。我市推进“体育+文旅”,举办淮南马拉松赛、全国射箭巡回赛、长三角城际龙舟邀请赛,把赛事“流量”变成经济“增量”。

八公山素有“皖北第一名山”的美誉。八公山区坚持“旅游+项目”,建设淮南子文化馆、八公山地质博物馆、妙山环山通道改扩建项目、妙山书茶民宿群、闪冲休闲民宿等,八公山风景区北门至乐涧套旅游线路串联成景。同时,八公山风景区建成奇幻森林、史前石林等景点,打造“八公仙境 奇幻夜游”项目,激活夜经济。

楚风汉韵,潮起寿州。寿县坚持“科技+旅游”,二十四节气馆利用全息投影技术还原西汉淮南王刘安与门客研讨节气的场景,开设7D飞行影院,通过动感座椅、全息投影与多维特效,将《淮南子》中二十四节气的起源故事转化为“时空穿越”体验。打造古城夜景光影秀,利用数字科技赋能文旅升级,光影秀与寿州古城墙交相辉映,为游客打造一个沉浸式的文化烟火体验地。

7月31日至8月1日,马来西亚入境游首发团抵达淮南,行程涵盖寿县古城、八公山等重点旅游景区。“寿州古城夜色很美,八公山有美景更有文化,八公山豆腐精致美味,淮南人热情好客,不虚此行!”游客们说。

“远方”以喻旅游,文化和旅游的深度融合,让文化更好地走向“远方”。我市实施“旅游+”战略,积极培养新业态、营造新场景、释放新活力。成功举办“5·20”安徽文旅惠民消费季淮南主场等系列活动,“江淮美食嘉年华暨寿州古城寻味旅行月”入选2024年度全省夜间文旅消费“四个十佳”品牌。八公山行浸式夜游剧场、八公山凌云山庄非遗豆腐宴、寿州古城、八公山风景名胜区、淮南益益奶牛休闲观光牧场、淮南新华书店人民公园店、乐动力淮南奥体中心等7家单位入选2024年皖美消费新场景百佳场景。

文旅融出新天地,且以诗意共远方。我市始终坚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用文化来塑造、升级、发展旅游,用旅游来传承、彰显、弘扬文化,在“融合赋新”中拥抱“诗和远方”。

《淮南日报》视频版(2025年8月21日)

记者 朱庆磊

责编 孙 玥

初审 孙继奎

二审 迟海波

三审 张 斌

图片

点分享

图片图片

相关文章:

从清凉资源到经济“热浪”08-21

牢记嘱托 感恩奋进——安徽往前赶 | 文旅融出新天地 且以诗意共远方08-21

北京国际饭店打造“文化半日体验”新范式08-18

比亚迪李云飞:让赛车文化走进每个人的生活半径08-18

游客感叹太原美食“根本吃不完”08-14

北海通报:涠洲岛一观光车司机因言语威胁他人人身安全被行拘08-13

20多家剧团同台献艺,惠安“威远楼之夏”戏剧汇演圆满收官08-11

“桩”点生活 织密绿色出行网08-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