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凝聚反“家暴”合力、筑牢企业法律防线……代表们关心这些事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5-26 14:23:00    

朱山代表:

多方联动凝聚反“家暴”合力

“家暴不是家事,是国事。检察机关支持受家暴妇女提起民事诉讼,维护妇女合法权益,充分彰显了检察机关的担当。”近日,全国人大代表、贵州省新的社会阶层人士联谊会会长、贵达律师事务所主任朱山在贵州省检察院参加检察开放日活动时说。

朱山了解到,2021年1月至今,贵州省检察院充分发挥民事检察支持起诉职能,支持被家暴妇女提起离婚诉讼120件,申请人身安全保护令21件。

活动现场,检察官讲述了一起支持被家暴妇女起诉离婚的案件。陈某酗酒成性,动辄对妻子王某拳脚相向。王某经常被打得脸部红肿、手脚淤青,最严重时耳朵被打成鼓膜穿孔。除身体伤害外,陈某还多次恐吓王某及其亲人。王某多次报警,也曾向法院提起离婚诉讼,考虑到孩子又一次次妥协了,但换来的是陈某变本加厉的殴打。

绝望的王某向贵州省紫云自治县检察院申请支持起诉,该院帮王某申请到人身安全保护令,为她的人身安全筑起第一道防护屏障。该院支持王某提起离婚诉讼,最后王某、陈某在法院调解下达成离婚协议。案件办结后,该院针对家暴告诫制度落实不力等问题,向当地公安机关制发检察建议。公安机关以文件形式列明应当出具《家庭暴力告诫书》的情形,解决了基层公安民警对家暴情形把握不准的问题。

“贵州省检察机关通过支持起诉为受家暴妇女‘撑腰’,是对该群体合法权益的刚性守护,同时针对个案办理中发现的家暴告诫制度落实不力等问题,制发检察建议督促改进,真正落实了最高检以‘三个善于’做实‘高质效办好每一个案件’的要求。”朱山对检察机关开展支持起诉维护特定群体合法权益的做法给予充分肯定,希望检察机关进一步强化与其他单位的联动,将检察支持起诉与社区干预、心理疏导等举措深度融合,构建立体的反家暴社会支持体系,从源头遏制家暴现象,让“家和万事兴”真正成为社会的温暖底色。

樊芸代表:

让企业卸下包袱轻装上阵

“检察机关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着眼维护企业合法权益,严格依法开展违规异地执法和趋利性执法司法专项监督活动,是以法律监督推进法治化营商环境建设的又一重要举措。”近日,全国人大代表、上海市城市更新专家委员会副主任、上海富申评估咨询集团董事长樊芸在上海市检察院、上海市黄浦区检察院调研刑事检察相关工作情况时表示。

樊芸在调研中了解到,近年来,上海市检察机关围绕纠治违规异地执法、以刑事手段干预民事经济纠纷及规范涉企刑事案件管辖等重点领域、重点任务,细化要求,完善机制。将线索管理作为专项监督的核心抓手,通过加强检察一体履职,提升对线索的收集、研判、处置能力。结合上海检察机关创新项目培育管理,积极推动办案机制和检察管理机制创新。

“违规异地执法和趋利性执法司法不仅侵犯经营主体的合法权益,破坏营商环境,而且严重损害执法司法公信力,扰乱法治秩序,必须予以坚决遏制。”樊芸建议检察机关进一步围绕违规异地执法和趋利性执法司法专项监督重点任务,恪守严格依法、公正执法,罪刑法定、罪责刑相适应等法治原则,以市场主体的获得感为重要标准,高质效办好每一个涉企案件,着力解决好阻碍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顽瘴痼疾,让企业卸下包袱轻装上阵。

樊九平代表:

对民营企业要严管也要厚爱

近日,在陕西省甘泉县检察院举行的检察开放日活动现场,全国人大代表、甘泉县桥镇乡桥镇村党支部书记樊九平感慨道:“检察机关依法守护民营经济有为、有力、有效,这些成果不仅是我今天看到的,更是在履职中实实在在感受到的。”

作为一名长期关注民营经济发展的人大代表,樊九平对检察机关护航民营经济发展工作如数家珍。他提到,延安市检察机关通过建立知识产权工作站、设立企业联系点、常态化开展“送法进企业”等举措,主动问需于企、服务于企。同时,全面履行刑事、民事、行政、公益诉讼“四大检察”职能,加强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衔接,并与监察机关紧密协作,为民营企业营造公平竞争的法治环境。“依法平等保护各类经营主体,不仅增强了企业的安全感,更提振了企业的发展信心。”樊九平说。

“民营经济的健康发展离不开‘严管’与‘厚爱’。就像农民种地,既要除草防虫,也要浇水施肥。”樊九平建议,检察机关既要通过法律监督确保涉企诉讼活动公正透明,严惩侵害企业权益的犯罪行为,维护市场秩序,也要注重对民营企业的正向引导,例如优化涉企案件办理机制,避免“办一个案子、垮了一个企业”。

樊九平了解到,延安市检察机关将进一步深化与工商联、行业协会的协作,针对企业常见法律风险,通过典型案例解读、发放合规指引手册等形式,帮助企业筑牢法律防线,探索涉企案件“绿色通道”,对轻微违法且积极整改的企业,依法适用宽缓政策,最大限度减少司法活动对企业经营的负面影响。“让民营企业感受到司法的力度,也体会到司法的温度。”樊九平强调。

金不换代表:

持续深化“法治+非遗”融合实践

“戏曲是老百姓喜闻乐见的艺术形式,现在戏台也成了很好的普法平台。”近日,全国人大代表、河南省鹤壁市豫剧牛派艺术研究院院长金不换在接受记者采访时,为鹤壁市山城区检察院与豫剧牛派艺术研究院采取“老剧新唱”的方式,将防范电信网络诈骗、保护妇女权益、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等法律知识编入豫剧唱段,送戏下基层的活动点赞。他认为,此举可以让群众在欣赏戏曲感受非遗魅力的同时,潜移默化地接受法律知识的熏陶。

“非遗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是中华文明绵延传承的生动见证,其传承和保护离不开法治的护航。”金不换了解到,山城区检察院开展文物与文化遗产保护专项活动,建议相关部门加强非遗项目保护管理、加快传承体验设施建设和传承人扶助,督促相关部门修复了两处非遗传习所,以检察履职助力非遗项目焕发新生。金不换希望检察机关持续深化“法治+非遗”融合实践,深挖非遗文化与法治文化的结合点,进一步创新普法形式,让非遗在法治土壤中绽放新的光彩。同时,加强与文旅、教育等部门的沟通协作,共同奏响非遗传承保护“协奏曲”。

陈雨佳代表:

让历史文脉焕发时代光彩

黑龙江省宁安市有着丰富的古遗迹资源。说起家乡的传统古遗迹保护工作,全国人大代表、宁安市玄武湖大米专业合作社销售经理陈雨佳如数家珍:“在宁古塔、牡丹江边墙等文物和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中,宁安市检察院通过监督办案,推动构建起古遗迹和文化遗产保护新格局,让历史文脉焕发时代光彩。”

陈雨佳在调研中了解到,宁安市检察院借助无人机等对辖区内唐长城遗址保护情况开展调查,将发现的唐长城遗址损害问题进行一一梳理,召集相关单位进行协商座谈,听取多方意见建议,明确各相关单位责任分工,提升整改工作质效,保护唐长城遗址的安全和风貌。

陈雨佳希望检察机关建立古遗迹保护协作机制,常态化开展古遗迹保护专项行动,督促相关单位加强古建筑修缮、文化传承保护等方面工作,释放检察公益诉讼助力古遗迹保护效能,为牡丹江地区古遗迹保护筑起一道法治屏障。

(来源:检察日报·声音周刊 作者:丁艳红 吴珊珊 郝雪 姜祎璇 张琪 张海燕 李冰 韩兵 孔蓓宇 王宇航)

相关文章:

江西省第二届职业技能大赛劳动关系协调师职业技能竞赛今日开赛05-27

凝聚反“家暴”合力、筑牢企业法律防线……代表们关心这些事05-26

枣庄市应急局精准帮扶 积极培养小微企业明白人05-26

人民时评:反“内卷”该出手时就出手05-26

怀化信访法治宣传进党校05-23

【向新图强显身手——民营企业一线调研】 冈田智能:潜心自研,锻造国产制造“利刃”05-23

2025年中国移动中资出海数智赋能合作大会成功举办05-23

中美高端芯片之争,已出现微妙转变|冰镇热点05-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