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澳记者瞠目结舌:中国一个月的新增装机量,比澳大利亚过去25年的还多…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8-14 10:02:00    

【文/观察者网 阮佳琪】

当地时间8月13日,澳大利亚广播公司(ABC)的气候事务记者乔·劳德(Jo Lauder)发表长文,探寻中国这个超级大国成为全球首个电气化国家的缘由。

尽管这篇长文中仍然难改西方媒体惯常的春秋笔法、傲慢视角,但乔不得不承认的是,中国确实主导着全球清洁能源技术行业,加速了化石燃料时代的终结,推动世界迎来“电气化国家”的时代。

文章开篇,她便惊呼,仅一个月的时间,中国在今年4月的太阳能发电月装机量,就超过了澳大利亚自2001年以来的装机量总和。

中国能源局数据显示,4月国内光伏新增装机45.2GW,同比增加214.7%,环比增加123.4%;另据澳大利亚光伏研究所(APVI)最新数据,截至今年3月,澳大利亚光伏在过去近25年里的累计装机量堪堪超过40GW,占全国发电量的近20%,而这已经远高于全球平均水平。

如此对比,足以“说明中国社会在各个层面接受可再生能源技术的速度惊人”。

这也不免让乔想起,澳大利亚国立大学气候研究员约里特·戈森斯(Jorrit Gosens)的一句调侃,“如果你今天去北京,可以站在四通八达的十字路口,发现那里最吵的东西,可能是一辆吱呀作响的自行车。”

中国每年新增的清洁能源产能ABC报道截图

回顾中国转向可再生能源战略的来路,乔写道,20世纪末,成为“世界工厂”的中国,在工业化进程中向现代化建设发展,但随之也深陷环境破坏和空气污染的漩涡中。

然后,“这个国家就开始以一种许多所谓‘民主’国家难以想象的规模和速度,全力投入清洁技术领域。”

以《中国制造2025》这项雄心勃勃的十年计划为例。中国制造业寻求转型升级的同时,重视“绿色制造工程”,“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位列十大关键领域之一。

能源智库Ember的中国首席分析师杨木易告诉乔,中国开始投资可再生能源的各个组成部分,尤其是风能、太阳能、电动车和可用于交通及储能的电池。

他进一步表示,在崛起为工业强国的过程中,中国意识到,通过在同一地区建立涵盖产品全产业链的生产中心,可以最大化产出。这个思路同样被应用到可再生能源领域,例如在汽车厂附近建立电池厂。

杨木易提到,期间中国政府向绿色行业提供了大量支持,比如补贴。他同时也强调,“中国政策支持背后的逻辑一直很清楚——这种支持并不是无限期的。这不是单纯的补贴,而是科学规划、持续投入和有针对性的支持。”

“这个十年计划是一个很有趣的政策,他们现在已经完全实现了这个目标,成为全球领先的清洁技术制造商。他们让自己在新的全球经济中变得不可或缺”,智库“气候能源金融”的中国合作负责人王涵说。

十年后的今天,这一清洁能源转型令人震惊。乔指出,目前中国拥有全球一半的光伏太阳能装机、一半的风电装备和一半的电动车,排放量显著下降。

文章引述英国气候科学和能源政策调研机构《碳简报》(Carbon Brief)的最新分析称,2025年第一季度,中国的排放量下降了1.6%。中国占全球排放量的30%,“这对气候行动来说是一个关键里程碑”。

凭借无与伦比的规模经济,这种高速发展也降低了全球电气化成本,使中国成为清洁技术的世界领导者。《碳简报》的数据同样显示,单在2024年,中国的清洁能源出口就使中国以外的全球排放减少了1%,并将在未来30年持续发挥作用。

“中国成功帮助世界降低了转型门槛,这让其他国家更容易加入,”杨木易说,“转型必须要可负担,否则很多发展中国家会非常困难。”

中国清洁能源技术出口迅速抵消制造业排放

这与另一超级大国,即特朗普领导下的美国,形成了鲜明对比。

乔直言,特朗普政府正将气候变化这一全球问题弃之不顾,开历史倒车,重回“钻井、钻井、再钻井”的老路上去。

在杨木易看来,两国对能源路径的不同选择,出于更深的战略思考,“这不仅仅是履行环境义务或国际承诺,也不能完全用就业和投资等经济利益来解释……中国相信传统的化石燃料增长模式不可持续,而且越来越无法支撑长期繁荣。”

“作为支撑经济运转的基础,能源安全至关重要”,他说。

澳大利亚国立大学的戈森斯同样提到能源安全问题。他解释道,70年代的第一次石油危机,促使各国开始认真思考能源安全问题。人们认识到一个残酷现实——谁能掌控能源供应,谁就能左右国际市场。

“对于中国而言,尤其如此。因为它在天然气和石油方面非常匮乏。”而电气化正在改变这一点,依靠可再生能源的发展,中国正逐步降低对石油等传统能源的依赖。

中国的快速电气化也为世界其他国家提供了示范。戈森斯说起,20世纪由化石燃料资源丰富的国家主导,许多战争都为争夺这些资源而爆发。如果电气化推进顺利,这种局面也会改变,因为大多数国家将生产自己的电力。

“即便你的自然资源条件很贫瘠,也可以从太阳能板中获取不少电力。这真的在改变地缘政治,”戈森斯说,“可再生能源是最安全的能源形式……你能同时避免价格波动和供应风险。”

世界各国加速电气化,同样给澳大利亚这个全球主要的煤炭和天然气出口国带来启示。

“世界其他国家会决定还会买多少我们的煤炭、天然气和铁矿石。我认为最大风险是我们没有做好准备,而这些变化的速度会比我们预想的更快”,戈森斯补充道。

气候能源金融的王涵进一步指出,在能源转型这样的复杂领域,澳大利亚和其他西方国家的短板,往往在于对中方举措“缺乏足够的认知和理解”。

王涵坦言,中国的转型成功,让她对气候危机的前景更有信心。

“这是世界上最大的排放国、人口最多的国家。他们在短短十年内做到这一点,这是其他任何国家都未曾取得过的成就,”她说,“因此这非常鼓舞人心。亲眼看到这一点,让我对包括澳大利亚在内的其他国家抱有希望…… 这里有值得借鉴的经验。”

杨木易补充说,如今,全球都在试图摆脱围绕化石燃料建立的整个现代工业经济,“这意味着我们正围绕新兴的清洁能源技术领域重建经济,而中国现在已经确立了迈向清洁能源未来的方向。”

“你能想象中国有一天说‘我们要回到燃油车时代,而不是发展电动汽车’吗?这绝不会发生,也不可能发生……这种势头正在变得越来越强劲。”

本文系观察者网独家稿件,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相关文章:

一度跌破3400美元关口,黄金还值得投资吗?08-14

澳记者瞠目结舌:中国一个月的新增装机量,比澳大利亚过去25年的还多…08-14

江佳凤(生于1996年),已任浙江大学博导08-13

与你同乐·四季琴语 | 著名钢琴家迈克·彼亚克再来大连!08-10

潮声丨集中供冷,渐行渐近的“绿色期待”08-10

“中华传统工艺大师姚树信设计珍藏”中国徐公砚精品展在兖州开展07-28

从沙迦到兰考,她在琴声中读懂中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07-27

2025中国山地越野公开赛(固原站)暨第一届六盘山越野赛燃情开赛07-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