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余庆县“两清两改两治理” 让美在农家焕发新活力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5-26 10:56:00    

初夏时节,走进余庆县的乡村田野,整洁的村道蜿蜒向前,错落有致的农家小院点缀其间,文化广场上村民笑容洋溢……这一切,得益于该县当前正大力推进的“两清两改两治理”行动,深度融入“四在农家”理念,为乡村人居环境整治按下“加速键”,走出了一条独具特色的美丽乡村蝶变之路。

在“两清”工作中,余庆县重点清理乱堆乱放和残垣断壁。各乡镇(街道)积极组织力量,对村庄公共区域、房前屋后堆积的杂物、柴草以及废弃建筑材料进行全面清理。

在松烟镇大松村丰岩组村民杨胜彬家中,院坝平整干净,屋内物品摆放得井井有条,厨房干净敞亮,圈养在林下的鸡鸭悠然踱步,杨胜彬正打扫着院落。同样在该镇松烟村邹明远家中,宽敞整洁的院坝、柴房内堆放有序的柴禾,门前精心规划的菜园里,月季花随风摇曳,蔬菜长势喜人,勾勒出一幅恬静美好的田园画卷。

松烟镇的变化只是余庆县推进“两清两改两治理”工作的一个缩影。

走进白泥镇满溪村,家家户户窗明几净,房前屋后干净整洁。该村以“村级带头、群众主体”为原则,通过召开群众会、院坝会,利用入户宣传、微信群等形式,积极引导农户做好个人卫生、家庭卫生、公共卫生。同时,组织村干部、党员先锋队、公益性岗位人员、青年志愿者及群众等50余人,以“清脏、清乱”为切入点开展全域环境整治,对乱堆乱放、残垣断壁、圈舍改造等重点内容进行“拉网式”摸排,常态化开展村庄清洁行动,村容村貌大幅提升。

“两改”方面,余庆县积极推进改厕和改圈工作,大乌江镇红渡村也在积极行动。依托红色美丽村庄试点建设项目,自2022年来,红渡村已完成宜居农房改造85户,改厕29户。行走于红渡村,道路干净整洁、农家小院错落有致、绿植郁郁葱葱。

村民张大姐感慨:“以前旱厕臭气熏天,现在用上冲水厕所,干净又方便,城里亲戚来了都夸好!”

治理污水和治理垃圾是“两治理”的核心内容。在污水治理上,余庆县因地制宜,根据不同村庄的地形地貌和人口分布,采取集中处理和分散处理相结合的方式。建设污水处理设施,铺设污水管网,将生活污水进行有效收集和处理,避免污水横流对环境造成污染。在治理垃圾方面,通过开展文明宣传活动、制定村规民约等方式,引导村民摒弃乱扔垃圾、随地吐痰等不良习惯,树立文明新风尚。

自“两清两改两治理”工作启动以来,余庆县统筹专项资金开展工作。截至目前,已清理残垣断壁99处,清理乱堆乱放2053处,改厕53个、改圈14个,生活垃圾治理299处,生活污水治理227处。

如今,余庆县的乡村面貌焕然一新。道路干净整洁,农家小院错落有致,绿树成荫,花香四溢。“两清两改两治理”不仅改善了乡村的外在环境,更提升了村民的生活品质和文明素养,为“四在农家”注入了新内涵,让乡村成为人们向往的幸福家园。下一步,余庆县将继续深化这一模式,持续发力,向着乡村全面振兴的目标大步迈进,让和美乡村的画卷更加绚丽多彩。

通讯员 王永娟

编辑 蒋洪飞

二审 李杰

三审 唐正平

相关文章:

朝向教育公平,指明教育改革与创新的实践路径05-26

余庆县“两清两改两治理” 让美在农家焕发新活力05-26

吉安市安福县寮塘乡部分街区逢雨就内涝,污水直排污染水体?当地政府回应05-26

全国文明村镇碧色寨:巧用治村新模式 助推乡风文明05-24

榜样在身边|杨本凯:打通农文旅闭环,实现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05-22

左手免费午餐右手花开岭 邓飞14年公益之路的中国贡献05-19

镇平县枣园镇:移风易俗 助力乡村振兴05-16

2.6亿元!安徽一乡村治理建设获沙特政府贷款支持05-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