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这篇论文于2017年6月发布在《实用妇科内分泌》电子杂志。图/电子杂志截图
55例男性患者确诊子宫肌瘤?
近日,一篇题为《针对性护理干预在子宫肌瘤围手术期的情绪和生活质量临床应用效果》的论文引发广泛议论。该论文称“选取了子宫肌瘤患者80例,对照组患者中,男27例,女13例,观察组患者中,男28例,女12例”。该论文在线公开时间为2017年11月29日,作者为山东大学齐鲁医院妇科霍某静。该论文于2017年6月发表在《实用妇科内分泌》电子杂志。
5月5日,山东大学齐鲁医院发布情况说明称,当日上午,医院关注到网友反馈的相关论文信息,第一时间开展调查工作。经核查,网传论文存在学术不端问题。医院依规依纪给予护士霍某某记过处分、降级处理,取消其五年内各类晋级晋升等资格。
来看这篇引发质疑的论文,开篇就写明:“子宫肌瘤是女性常见的良性肿瘤之一”,但在论文中却出现男性确诊子宫肌瘤。这一自相矛盾、“雌雄不辨”的表述,不仅违背医学常识,更暴露了学术审核机制的严重缺失。
子宫肌瘤是一种源于子宫平滑肌组织的良性肿瘤,仅发生于女性,因其发病机制与雌激素水平密切相关。男性既无子宫,亦无相应的激素环境,自然不可能罹患此病。然而,霍某静的论文却声称,研究对象经“临床症状和妇科检查确诊为子宫肌瘤”,且“所有患者签署知情同意书”。
如此低级的错误,即便非医学专业人士也能轻易识破,竟能顺利通过严肃学术杂志的同行评审,并在学术期刊上发表,令人质疑论文的真实性与审稿流程的严谨性。
公开信息显示,《实用妇科内分泌》(月刊)创刊于2014年5月,是由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主办的国家级医学期刊,是目前国内唯一的妇科内分泌专业杂志。不禁要问,这篇论文是如何经过层层把关在这样一本权威学术期刊上出炉发表的?
医院证实论文存在学术不端问题,医院及期刊都应当采取撤稿、追责等措施,以维护学术公信力。齐鲁医院作为作者所在单位,在现有调查处理基础上,还有必要回答几个问题,包括论文是否真实反映临床研究?研究数据是否存在伪造或篡改?作者是否借助不正当手段发表论文?均需以“零容忍”的态度,调查清楚并公之于众。
学术研究的核心在于求真,而非应付考核。但部分从业者为了应付考核,不惜抄袭、造假,甚至求助于“论文中介”。此次“男性子宫肌瘤”的荒诞案例,或是这一畸形生态的缩影。
此事不仅要有严厉的事后处罚,更应推动学术界反思,如何在优化评审机制、防范数据造假等方面,切实加强监管、提升透明度。也唯有如此,才能避免类似闹剧重演,让科研真正服务于医学进步,而非沦为职称晋升的“敲门砖”。
撰稿 / 苑广阔(职员)
编辑 / 徐秋颖
校对 / 李立军
相关文章:
子宫肌瘤惊现“男患者”,医学论文怎能“雌雄不辨”|新京报快评05-05
辛涛任山东第一医科大学副校长,曾为“博士服务团”成员05-03
《骨子里的爱》系列报道第132期 | 矫正手术让双足畸形患者恢复正常生活04-27
三大交易所修订并发布上市规则 #北交所 #上交所 #深交所04-26
呼和浩特南二环快速路突发!一男子带着哭腔紧急求救!接下来的一幕……04-25
“柬中友好合作让我们的生活不断改善”04-25
4月29日政务v影响力大会将在烟台举行!04-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