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夏日牧歌 图/文 本报记者 王伟才 祁国彪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7-23 05:53:00    
牛羊踏路向夏场,一路前行沐风光。
牧人驱羊临浅滩,影随波漾共前行。
凌晨五点装车忙,帐褥备齐待迁徙。
秋什加将马鞍稳稳搭在马背间。
秋什加牵马携童,羊群相伴暖融融。
迁徙前,妇女们将食物分门别类装入桶中封紧。
两小孩推着掉队的羊。
力捆车载物,待赴夏牧场。
转场前,秋什加一家忙着剪羊毛。

“祁连山脉,绿草茵茵,牧歌声声”——这句传承久远的谚语,在祁连县阿柔乡大板村的迁徙路上化作实景。

转场前的大板村,家家忙着收拾行装,秋什加一家更是利落:酥油、炒面分门别类装入桶中封紧,帐篷和被褥打包成紧实的包裹装上车,马鞍稳当地搭在马背上。“这可是带着‘家’出发,一点都马虎不得。”妻子才让措在打包被褥时叮嘱着。

拂晓时分,阿咪东索公路披上一层月光银辉。秋什加和家人们牵着马,赶着1000多只羊、170多头牛,准备开始60公里的迁徙之旅。

傍晚时分,大家选择在骆驼河休息过夜,才让措用三块石头支起铁锅,牦牛肉在沸水中翻滚,散发出浓郁的香气,吸引了几位嘴馋的小朋友在帐篷周围热切等待。

草原的夜晚寂静无声,帐篷外溪水潺潺如琴。秋什加坐在篝火旁,端着酥油茶给大家讲述着:“迁徙是为了让牲畜享用新鲜牧草,同时保护草场不被过度利用,让草场得以休养生息,保持生态平衡,确保牲畜的生存和繁衍。我们大板村的草场要歇夏,俄堡滩的草刚长出来,那里的水甜,牛羊吃了才能增肥。”“过去转场全靠牛马,遇到风雨真是艰难无比;现在柏油路修到了牧道边,三轮车可以拉行李,手机可以查天气预报,两天就能走完的路,以前要花费三四天。”

次日黄昏,俄堡滩的翠绿猛然闯入大家的视野。秋什加挥动马鞭,清脆的响声划破空气——这是到达夏季牧场的信号。羊群似乎也闻到了牧草的芬芳,加快了步伐,向远方的溪流和坡地奔去。牛群则悠闲地散开,一头老牛低头蹭了蹭脚下的青草,仿佛在寻找这片土地的熟悉气息。

夕阳拉长了家人的影子,秋什加拿出手机与母亲视频通话:“阿妈,您看!”屏幕上,孩子们正追逐一只欢快的小羊,欢声笑语和风声交织,在辽阔的草原上越飘越远。俄堡滩的风中,既有新草的清新,也有传统牧歌与现代生活交融的音乐,在祁连山下的夏日里,回声荡漾!

《青海日报》(2025年07月23日 第9版:视觉)

声明:以上内容除注明来源稿件外,均为青海日报原创稿件,未经书面许可严禁转载!

相关文章:

夏日牧歌 图/文 本报记者 王伟才 祁国彪07-23

精神坐标闪耀青海湖北岸07-14

青海:2025年高海拔冷凉蔬菜现场观摩暨产业研讨会举办07-08

“全国禁毒示范城市”!青海西宁再获荣誉07-04

关于2025年西宁半程马拉松期间公交线路临时调整通知06-28

青海“零距离”入企问需 助力企业纾困解难06-16

自觉涵养复盘思维 彭彬彬06-12

青海省委管理干部任前公示05-26